了解一下加剧孩子不安的错误的抚养态度吧!
作者:深圳桑拿网 发布时间:2024-04-07 12:19 浏览:
不安是任何人都感受过的自然感情。尽管正常,但如果过度,就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,引发很多问题。
在家时,紧紧跟在妈妈身后,寸步不离;睡觉时,担心鬼怪出现,需要妈妈陪睡;害怕飞虫、蚂蚁、蜘蛛等昆虫。总之,和其他孩子相比常常表现为担惊受怕、战战兢兢。这时,家长应该想一想,自身有没有畏惧、不安的表现,自己怎样对待孩子等问题。
溺爱孩子的家长。
孩子做事,也许会做得很好,也许会做得不好,但最初妈妈把任务分配给孩子的时候,每个孩子都会全力以赴,试图把事情做得更好。孩子做事时,有的家长先去预测最坏的结果,然后极力帮助孩子。这样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,做之前都会表现得顾虑重重,畏惧不安。
教孩子担惊受怕的家长。
想一想,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是:“快点,否则晚了,出大事了!”家长的这一番话和态度,很容易加剧孩子的不安和畏惧。
进行比较的家长。
“人比人,气死人。”但有的家长习惯性地把孩子和其他孩子、兄弟姐妹进行比较,以此让孩子感到茫然和不安。“你为什么不能像弟弟,穿得干净点呢?”“你能不能像邻居家的小花,自己就能办好事情呢?”
给孩子渗透不安的家长。
有的家长专门引导孩子预测最坏的结果。比如“过马路时,如果稍不注意,就会撞车”,“下雨时,不穿雨衣,就会得重感冒”等。为了让孩子做好某件事情,家长往往事先预测最坏结果。这种抚养态度,很容易把不安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。也许家长认为,这有利于避免危险状况,有助于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。但是,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,孩子会对周围的一切深感不安和害怕。
加剧孩子畏惧感的家长。
孩子害怕鬼怪睡不着觉时,有的家长故意趴着看床底,看壁橱里面,再看窗帘后面,以此证明屋里没有鬼怪的事实。其实,家长的这种举动,反而会加剧孩子的畏惧。看到一一确认的家长,孩子不免会想:“看来真有鬼怪,要不妈妈也不能确认啊。”于是,孩子再次坚信鬼怪的存在,认为自己的害怕是有道理的。
为了控制孩子的行为,故意激起畏惧感的家长。
孩子做出问题行为时,有的家长故意激起孩子的畏惧感。“你要是那样,大灰狼来抓你!”孩子在医院的走廊吵闹时,为了控制孩子,家长开始吓唬孩子:“你要是再吵闹,大夫就给你打针了!”这些都是家长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畏惧感的表现。